辽宁德营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在辽宁省北宁市,有三张最为闪亮的城市名片,一是风景秀美的医巫闾山,二是闻名遐迩的沟帮子熏鸡,至于这第三张名片,则是田德营和他所带领的辽宁德营集团。
一个人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骄傲,那么,他即便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一定有着一番不同常人的大气魄和大手笔吧?确实如此,无论你随便问到北宁的每一个男女老少,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能够给你讲出关于田德营的很多事迹来,就算是不闻不问的埋头与案头你也同样可以从小到北宁市、大到辽宁省甚至是全国各地的报刊书籍中,读到他多关于他的报道,那不仅是一个从农民到工人、从国企老总再到民企老板的创富传奇,更是有着“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在列名人、“北宁市第一纳税人”、“北宁市支柱产业”这样的显赫荣耀!然后,田德营本人却始终认为這些荣誉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于自己的一份鼓励和信任,同时也是送给他本人的一份最好的礼物。至于他自己的想法呢?说起来却简单到了及其朴实无华的程度——“千万别因为我做了有良心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就把我宣传成怎样了不起的人!没那么夸张,因为对于我来说,帮助别人,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 艰苦创业,给了他百折不回的韧劲 30多年前的田德营,还只是一个20来岁毛头小伙子。当时的他能够顺利的考入北镇县廖屯电镀厂,完成从一个农民到乡镇企业工人的“人生转型”,这已经让很多与他一起长大的年轻人已经羡慕不已了。可田德营却把这个“天大的好事”变成了一个契机,也随时憋着一股子做出一番成就大事业的干劲。 进厂的第三天,厂领导就给他派下了重要的任务,去天津采购一批企业急需的步轮设备。可是当还在为自己的采购员的身份而欣喜不已的田德营到了天津以后,才知道这个工作真的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因为没有生产计划,对方连介绍信都没收,就把他拒之门外。 生来有一种不服输精神的田德营,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又来到对方的销售科苦苦哀求,甚至还帮助人家扫地、倒烟灰缸。就这样,看上去不可能完成任务,最终还真就被他超额地一次性完成了。有了这样的灵性和能力,他自然很快在企业内崭露头角,并在25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廖屯化工厂的经营副厂长。 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田德营曾经提炼了简单的六个字:自信、大胆、拼搏。 似乎是为了证明这一点,当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经济改革开始席卷全国时,作为辽宁省首批5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的盘锦甜水农场属下的化工厂率先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而田德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勇敢的站了出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在他承包的第一年就实现了17万元的利润。用他自己的话说,“早在1984年之前的时候,咱就提前进入小康社会了”! 成功的脚步,注定不会停止不前。在积攒了足够的管理经验,以及不断的提高了经营才能后,田德营受当时的北镇县长所托,又一次迎来了他人生中更大的一次挑战——承包此时以负债400万元的北镇县沥青厂。 为了实现沥青厂尽快扭亏,田德营创造性的提出“借船出海”、“横向联合”的思路,与抚顺石化二厂、辽宁物贸集团公司进行联营,借用他们的人力和财力,搞多种经营,至此沥青厂一举扭亏增盈,企业产值和利税额每年以50%速度递增。 解决了企业的生存危机后,田德营又开始着手为企业生产的产品找到一个稳定的销路。这一次,田德营把目光瞄准沈阳公路处、吉林省交通厅这两个使用大户,竟然想到要把用户变成股东,通过股份制的纽带把大家的权利和利益联系起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在最初游说吉林省交通厅长一再婉拒的情况下,急中生智的扮起了餐厅的服务员,利用对方在宾馆召开会议的机会,先是把家乡的特产沟帮子熏鸡作为菜肴端到对方的面前,然后就借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之所以要冒充服务员的目的。这样以来,竟然把谈判桌上无法实现的合作目的,在餐桌上圆满地解决了。 说起这些陈年往事,田德营至今仍感触良多;“光有想法而不去做是肯定不行的,那样的话就等于是个零,最后你还是啥也不会得到!”这话虽然说的毫无文采,可田德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辽西人,能够已自己10多年的经营和努力,把一个名不见经传,亏损400万元,资产不足百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为累计实现利税1.2亿元、资产总值4亿元、旗下拥有6户全资和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子公司,拥有2300多名员工的著名民营企业集团,这本身已说明了一切,那是无法用精美的语言和绚丽的文字来加以描绘和展示的。至于由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德营模式”和“德营速度”,也早已成为研究辽西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经典案例。带给投身商海之中的后来者无数的启迪和极大的受益。 无私奉献,彰显他一份赤子的情怀 第一次听说“田德营”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辉煌的事业或是丰厚的个人财富,而是因为他尽管富贾一方,但在个人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事,却时刻不忘回馈社会、报答家乡那些感人事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家乡父老的支持,不可能有今天!更何况当个人发展到了今天的这种程度后,至少对我来说金钱和财富已经没有什么更大的意义了!能够让我感兴趣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奉献!” 造福家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如今的田德营最大的人生目标,也正是因为时刻把这个目标放在首位,多年以来,田德营和他的企业已经在捐款扶贫救灾、捐资助学、社会公益事业等诸多活动中累计投入数千万元,更是在福布斯中国慈善榜进入前百名。 和对于在公益事业上一挚千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田德营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自己的一份节俭和苛刻。曾经有一次,在出差外地的时候相中了一款十分精美的剃须刀,可看要价3000元,就没舍得买。因为他的理由很简单:“几十元钱的剃须刀就中了,而那些钱完全可以资助贫困的大学生,哪能随便就浪费了呢!” 田德营可不是那种光说漂亮话就了事的人,为了能让全社会共同监督自己和督促自己企业,同时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他甚至多次公开承诺,自己将带头拿出每年企业的纯收益的5%~10%,投入到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去。有了这样的带头人,北宁市的慈善捐助行动早已蔚然成风。2007年,一封来自南京的信摆在了辽宁德营集团董事长田德营的案头。写信人叫张丹,家住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先就读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信中,张丹回报了一年来在大学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田爷爷的感激。 张丹的童年是不幸的,10岁是父母双亡,与以捡破烂为生的奶奶相依为命,被迫辍学。田德营得知此事后,马上找到祖孙俩,并当场表示:孩子今后的学习费用都由他负责。从那时起,每个学期开学前,田德营都会为张丹送去书本费:逢年过节,他还带着粮油、衣物等亲自探望祖孙俩。2006年,张丹被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消息传来后,田德营又拿出7000元钱,将她送进大学的校门。 像张丹这样接受过田德营资助的人,还有太多太多。自从1999年以来,田德营先后捐助高校名校基金18万元、名校高考基金5万元、小学助学基金10万元、“德营曙光之星”奖学基金35.1万元,为沟帮子第二小学捐款70多万元。。。。。。即使是在企业因经营不利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田德营还是一次性出资500万元成立了“德营慈善基金会”,用于资助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并也因此被评为“感动辽宁慈善人物”。 辽宁省人大代表、北宁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北宁市工商联会长、辽宁德营集团董事长的多重身份,“全国百佳改革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锦州市特等劳动模范、锦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等的诸多荣誉,都不能最为恰当概括出田德营的那一份赤子情怀。而“德维基业,营福莘里”这简简单单的8个字,不仅是他大力倡导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他本人执着一生、无私付出的最佳写照。只不过,别人是说到了,而田德营确实真正地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