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天星实业集团
商海如潮,英雄辈出。市场经济大潮中,有多少弄潮者急流勇退,又有多少立于不败之地?在东北被称为辽西走廊的黑土地上,葫芦岛天星实业集团董事长董世安,驰骋商海一路走来。
艰苦创业 如果说董世安具有东北男人的铮铮风骨,性格旷达豪爽,不如说他那种特有的跳跃思维和有序的逻辑意识形态,足以体现他的将帅风范。然而真正令人信服的是他那如日中天的事业发展过程,纪录历史,证明价值。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中,在辽宁开发辽西北的战鼓里,他凝 了6000名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出一条宽阔而辉煌的创业之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劳动人民的赞歌,他成为了革命老区的一颗璀灿的企业明星。 1999年至2003年6月,董世安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省开发辽西北的战略机遇,先后并购了破产的建昌锰矿和严重资不抵债被迫停产多年的建昌县冶炼厂。随后又成立了富兴矿业有限公司、天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星科技有限公司和金丰商贸有限公司。接着,他又组建了葫芦岛天星实业集团。 2003年6月董世安投资1亿元,上两座6300千伏安的电炉。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硅锰合金3万吨,产值1.6亿元,实现税金1000万元,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到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04年,董世安又投资2.6亿元,进行二期工程扩建,2005年12月20日,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 2006年,董世安又上马三期工程,建设了10层的四星级宾馆——天星国际酒店,收购了葫芦岛市的中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海洋假日酒店。2007年,董世安又投资10亿元,上马26万吨锰系产品生产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产值32亿元,天星集团的总产值可达45亿元,上缴税金可达4.5亿元,新增加就业人员可达2000人。此间,董世安又投入巨资收购了赤峰钼矿、养马甸子钼矿、巴什罕铜银矿和兴城东门外的钼矿和铅锌矿。几座矿山地下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开采年限都在50年以上,为天星集团的长足发展、百年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年来,企业由原来的一矿一厂发展成一个集矿石开采、冶炼加工、科研开发、进出口贸易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环保、节能企业。集团现有员工6000多人,拥有6座大型矿山、6个分公司、5个冶炼分厂,固定资产达到18亿元。仅2007年一年就纳税1.06亿元,成为葫芦岛市的纳税状元。 以人为本 天星实业集团之所以如此辉煌,就在于集团董事长董世安在企业经营方针上,坚持科学管理、重视人才,就在于他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他与职工心心相印,谱写了一曲视工人为兄弟,回报社会为已任的动人诗篇。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办企业是董世安始终信奉的一个法宝,他常讲: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舟离不开水,无水之舟寸步难行。董世安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处处为职工着想,为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条件,出资800万元安置了环保除尘设施,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他怕员工冻着热着,出资25万元安装上空调,为职工修建洗浴室,新建职工食堂,购置了三台大客车接送职工上下班。在职工劳保福利待遇上除按国家规定发放外,还主动提高多种待遇,一年三节米、面、月饼、水果等照发不误,对高温炉前工人每月按时发放防暑降温红糖、茶叶等,每年用于食堂补贴就达50多万元。 劳资双方和谐是企业稳定的根本保证。建昌冶炼厂是老字号的国营企业。90年代末企业濒临倒闭,职工们就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多次集体上访,这种不和谐声音愈演愈烈。2003年董世安购买冶炼厂后,他留用了原厂大部分员工。破格提拔了15名技术工程人员。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并把原冶炼厂工人工资400元提高到800—2000元,工程技术人员和在领导岗位的提高到1500—5000元,2007年企业又进行了调薪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从此天星集团员工的工资,在市里乃至省里的私营企业中都是较高的,同时每年还为职工增加工龄工资,此举在全省的民营企业中也是独树一帜,职工们高兴地说:做梦都没想到,董老板还能用我们,还给我们长薪,遇上这样老板,真是我们的福份啊。 不忘责任 几年的商海弄潮与打拼,董世安把天星集团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在把眼光瞄向市场的同时,也投向了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两年来,他无偿捐助教育事业和困难职工的资金达160万元。2004至他捐款建昌一中50多万元用于改善该校的办学条件。并真诚地对该校的韩校长说,无论怎样艰难,也要将办学条件搞上去,因为这些孩子就是咱建昌县明天的建设者。2005年他又捐助24万元用于改善建昌 牛营子中学、谷杖子乡二中和谷杖子乡双庙小学等7个学校的办学环境。同时出资15万元救助即将失学的31名中小学生,使其能继续完成学业。2005年春节前夕,董世安还亲自到建昌一中和牛营子中学慰问广大教职员工,送去大米6万斤,合计人民币8万余元。几年来,董世安还赞助了20名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不仅给他们拿去了几年的大学学费,还给他们解决了大学期间所有的食宿费,共为20名大学生赞助100多万元。 2007年建昌县慈善总会成立,董世安一次拿出100万元,用于捐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年为了解决建昌县雷家店乡马家店村村民的出行难题,董世安又出资20万元修了两座桥,解决了该村村民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题。 2007年一名家住建昌县素珠营子的大学新生王丽新,给董世安写来一封信,在信中写到父母都不是健全的人,母亲是个聋哑人,在几年前就去世了,父亲不仅身体有病,而且身高只有1.4米左右。在今年的高考中她考了500多分,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了,可是在面对那高昂学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董世安看到信后,马上给王丽新打了电话,在经过全面了解后,董世安拿出了6万元来资助王丽新大学四年中的所有费用。 2007年在集团6000名员工中,有16位职工儿女考上大学,为了让这些员工子女顺利地走进大学,解除他们父母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世安给这些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每人拿出5万元学杂费。并亲自致信鼓励他们到大学后要好好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回报社会。共计80万元的助学款,让这些学子顺利地走进了大学。 2008年建昌县大屯镇的一名叫周素娜的贫困大学生找到董世安,希望他能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董世安听完讲述后,当即拿出3万元,并答应这兄妹俩所有的大学费用他全部包下了,直到大学毕业。至此,他对教育的爱心捐助款达到了600万元。 天星集团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原辽宁省委书记、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原省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闻世震同志、省委书记张文岳、葫芦岛市委书记陈晓琨等领导曾经多次到集团视察。几年来,董世安本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2004年在中华全国工商联等多家单位举办的“中华英才”评选活动中,荣获“当代中国优秀经营和管理人才”奖,并于同年11月7日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奖,2005年被选为“市人大代表”、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2007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 董世安所领导的企业在建设速度上最快,产品质量最优,上缴利税最大,同时吸纳下岗职工最多,经济效益最好。被誉为葫芦岛市经济银河中一颗闪亮的天星,是建昌民营企业经济的领头雁,同时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董世安用智慧浇铸了时代最昂扬的风骨,用勤劳铸就了天星实业集团最辉煌的岁月。但是,他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探索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奋进在时代有力的脉搏中。已经点火生产的天星三期工程和已经开工建设的26万吨锰系产品建设项目,将为天星带来一个新的起点,董世安也将和他的6000多名员工,迎来天星实业集团又一轮曙光,他们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