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益大课堂受锦州市民追捧
5月28日,在锦州市群众艺术馆,2012年锦州公益性艺术大讲堂第3堂课正式开讲。锦州市剪纸协会副会长蔺心宇应邀,义务为市民讲解和演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这也是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为市民开办的第2次公益课堂。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是怎么剪出来的?那些带有文化符号特点的图案代表了什么特殊含意?蔺心宇刚一落座,就向听讲的市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来自锦州市内各社区的市民跟随着她的讲述和展示,感知这项世界级非物质化遗产项目的美妙。 报名参加此次公益性艺术大讲堂的有近百名市民。64岁的市民刘晓红从小就喜欢剪纸,听着蔺心宇的专业讲解,她觉得收获很大,“我以前只是单一地喜欢剪纸,不知道它的内涵。这回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它代表的历史和意义,我退休了有时间,赶上为咱百姓开的公益课堂,机会真好,我一定珍惜这学习机会。 ” 刘晓红是锦州市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近几年在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旅游时,特意参观了那里的群众文化场馆,很羡慕大城市定期举行的公益讲堂,盼望着家乡也能早日开办这样的讲堂。今年3月,当得知锦州市群众艺术馆也要举办公益讲堂时,兴奋地第一个报名参加。 从今年4月起,锦州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分批分期举行剪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大课堂,让市民们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让市民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同时提高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自觉参与依法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空间。 在近2个小时里,蔺心宇采用多媒体课件,从满族剪纸的起源讲到剪纸的种类,从北方剪纸与南方剪纸的区别,再到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技法、特殊纹饰代表的含义,一一进行讲解。为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锦州市群众艺术馆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举行了专题展览,备受市民们好评。 市民们学习的热情使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侠深受鼓舞,“文化惠民是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既是文化惠民的工作要求,更是城乡居民的殷切期望。作为文化工作的传承者,我们推进文化惠民,首先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服务,还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让大家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