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不让须眉,奉献谱写人生
潘凤兰,女,1964年3月生。现任葫芦岛市连山区澳巨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辽宁省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连山区人大代表。高级能源管理师,环境治理工程师、环保管家。曾荣获行业的明星金奖、全国优秀企业家、并被国家政府副主席万国权、张溶明、王光英亲切接见。
![]() 一、苦心研发新能源
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女性本就很少,潘凤兰就是其中的一位。二十多年来,她苦心研发新型代替清洁能源研究课题,为治理大气污染开辟了一条新路,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从事石油化工工作的二十三年来,她始终致力于攻克大气污染的相关难题。经过多年苦心专研,潘凤兰研发了一种经济实用、低污染、燃烧效率高的醇基燃料。经环保部门检测,市百货大楼将燃煤蒸汽锅炉改造成醇基锅炉后,主要污染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18毫克每立方米,远远低于京津冀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醇基锅炉技术已经推广到连山区12所中小学,以及各类企业。2018年,潘凤兰了解到,船舶清洁燃料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的缺陷。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与山西一家甲醇发动机合作,经过一次次试验与修正,终于克服了这道难关,实现了国际上的首例船舶醇基燃料成功案例。使用清洁燃料的发动机不会产生黑烟和颗粒物,在动力、安全性以及经济适用性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二、主动奉献暖家乡 为了治理大气污染,让百姓减轻工作压力,潘凤兰自愿为连山区政府、龙港区政府禁烟区域治理大气污染项目每户资助1586元人民币,共4100户,共资助项目资金650万元人民币,此治理大气污染项目正在加快安装中,为了更好拉动百姓扶贫致富,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百姓谋营生,在为百姓送温暖当中更好的提升便民服务,公司出资每村安装便民服务网点,就地安置各村就业人员,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项目实施中贫困户使用燃料用不起,潘凤兰个人承揽为贫困户徐象林、米玉满免费使用燃料(各3000元)。有很多人不理解的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潘凤兰微笑的回答:投入这650万元是为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治理大气污染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多年来一直研发的课题。给百姓每罐45元是为了百姓家家都能用上清洁能源,一方面解决治理大气污染,二来减轻百姓每天工作压力,让百姓过上优越的生活。 ![]() 三、精准扶贫献爱心
“帮扶贫困户是我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不是吃亏,能看到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能正常看病,我看到就开心快乐。潘凤兰常说做企业,先做人、做好人,企业才能向上发展,企业挣到钱,我就要回报于社会,这是我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潘凤兰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做为辽宁省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的副会长,她每年都会几次向社会捐赠物资和资金。更是积极的投身到家乡的精准扶贫中来。2018年前峪村桥被水冲倒,潘凤兰为百姓能正常务农,立刻决定修桥,修桥出资54000元,同时为了百姓抗旱,潘凤兰出资8700元治理河水,并买来管子和水泵,电无偿使用,让百姓的地能顺畅灌溉。 2019年参加为洗肺病人捐资1万元。2019年潘凤兰为寺儿堡镇前峪村特困户岳广明家一次性出资1.6万元,作为修房子,更换窗户,门等。岳广明家夫妻二人长年重病在身(类风湿),洗肺,丧失工作能力,去年岳广明因病去世。2020年潘凤兰给前峪村岳广明妻子张素芬继续每个月500元生活费和医疗费。2020年为前峪村张福田他是股骨头坏死,双眼失明,也是特困户,丧失劳动能力,潘凤兰每月出资500元生活费。2020年为前峪村齐玉玲娘俩丧失工作能力,娘俩处于傻子状态,家中很贫困,被褥都没有,潘凤兰每月给她家500元生活费。并把被褥、衣服、米、面、油送到家中。疫情期间为寺儿堡镇政府捐赠9000元消毒剂,在前峪村疫情期间送温暖2000元物质和食品。(作者 张雨) ![]() 德福堂是我市的一个爱心公益单位,此单位给孤寡老人、退役军人免费看病,免费吃药,为一线环卫工人每日中餐免费,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吃饭,潘凤兰被德福堂的事迹感动,爱心捐赠一台半吨锅炉和免费使用燃料。为了德福堂能顺畅的把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减轻资金的压力,潘凤兰更是一次性投资6万元给德福堂送去供热温暖。5个月的供暖醇基燃料免费使用,5个月供暖4万元燃料全部捐赠,共10万元。
正如她所讲:“我的人生定格是敬业奉献社会,治理大气污染,勇于科技创新。”是的,凭着一颗热爱环保事业的赤诚之心,怀揣奉献社会的满腔热情,潘凤兰的人生一定会成就一番巾帼不让须眉的华美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