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堡镇前杜村新农村建设
走进辽阳县刘二堡镇前杜村,仿佛走进了传说中的桃花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映入眼帘: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带;健身设施齐全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豪华气派的村部和居民住宅楼;新建的种植养殖小区;宽阔整洁的村 路,无不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20年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谈起前杜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们感触很深地说:“前杜走富路,全靠党支部。”
前杜村党支部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先后抓住了三次历史发展机遇。在这三次机遇面前,村党支部这面旗帜就是村民的方向和力量。 第一次机遇 改革开放让前杜村农民填饱了肚子 刘二堡镇有句戏言:“刘二堡的蛤蟆撒泡尿,前杜村就要发大水。”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当时的前杜村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村民们的生活捉襟见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前杜村带来了曙光。村党支部成员痛定思痛一致表示,要乘这次改革东风,改变家乡的穷面貌,在祖祖辈辈劳作的土地上作文章。改田治水,降“内涝”,刨穷根,党支部成员身先士卒,党员、群众奋战于春、秋、冬三季,每年坚持出义务工4000多个。1982年,党支部又组织村民建了3座排水站,安装10台水泵,根治了水患,这一干就是10年,全村累计出义务工4万多个,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村民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地说:“这么做,党支部是为了让全村人早日过上好生活,我们没理由不跟着干,尤其在冬季,家家都主动拿镐、铁锹,挖沟清淤,没人叫苦叫累。” 1983年,村里试种了200亩水田,年底一算账,亩产竟达500多公斤,产值是旱田的几倍,村党支部经过研究认为:“实行旱改水是前杜村可以闯出的一条新路,不改就没有希望。”一时间,各种舆论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赞成,有的人有顾虑。面对各种猜疑,村党支部为了统一思想,先后召开了8次党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分析论证,最终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抓住了这次机遇,前杜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变水患为水利,改造了2600亩低洼易涝低产地,开荒400亩,到1985年,水稻亩产达500公斤。使前杜村不仅刨掉了“穷根”,还种上了“富苗”,让前杜村祖祖辈辈靠玉米、高粱糊口的村民吃上了大米饭,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城里人生活的滋味。 第二次机遇 邓小平南巡讲话让农民有了“零花钱”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让前杜村党支部更加明确了方向,更加坚定了发展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步子迈得更大了。单靠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村党支部经过市场调研,把商机瞄准了城里人的“菜篮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反季节蔬菜种植”。新的起点,新的目标,让前杜村农民看到了希望。村党支部想方设法从省里贷款80万元,第一次就发动农民开发了300亩暖棚。 在发展村经济上,前杜村人有个说法“不换脑筋,就换人”。村党支部再一次做出了决择,大力发展工业,用工业反哺农业。1992年,前杜村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3家轧钢厂。企业转制后,村里不仅偿还了160万元的外债,还增加了80万元的积累,而且每年可获企业赠款30万元。到2005年,前杜村已发展企业4家。年产值10多亿元,同时安排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发展运输车40余辆。第三产业的崛起,促进了前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次机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繁荣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再一次为前杜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欣欣向荣,为前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前杜村村民马艳荣面对今昔变化,感慨地说:“现在村民连水费、卫生费都不用交,生活条件好,家庭富裕,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人们每天到文化广场自编自演天津快板、三句半,还扭大秧歌呢,年轻人在那边做健身操,生活可充实了。” 村党支部成员王绍勇是辽阳轧钢厂的厂长。他常说一句话:“我是前杜村人,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一定要回报众乡亲。”从1998年开始,他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养老金720元;为支持乡村教育,他又购置了电脑、投影机、彩电等一系列教学和体育活动用品,并为全村小学生交学杂费,累计投入资金17万元,每年还拿出3万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 前杜村党支部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于2004年又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1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这个舞台上,让农民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现农民的新风貌。党支部组织农民举办了“迎双节庆丰收”和“庆双节迎新春”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村、企、校之间多次开展“五四”篮球赛、“六一”歌咏比赛,“九九”重阳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面对前杜村人安康、富裕的生活,村党支部没有骄傲自满,停止不前。他们又开始瞄向了新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争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带领勤劳、朴实的前杜村人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