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救助管理站
责任重于山 爱如江水流——
记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江秀忱 在波涛汹涌的渤海湾东北岸,在日夜奔腾不息的辽河入海口,座落着一个美丽的、生态石油化工新城——盘锦市。这个年轻的城市大自然给了她得天独厚的美丽景色和宝贵的地下油气资源。一望无际的大苇田让人们心旷神怡,艳丽的天下奇观红海滩让参观者称奇感叹。稻谷金黄、鱼香蟹肥,胜过水乡江南,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油井灯火、绿树鲜花,展示着这个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在这座年轻城市的中兴公园东侧有一个家喻户晓、远近闻名的救助管理站,领导着这个救助团队的站长叫江秀忱。 他的名字,似乎正好反映了他从事救助工作的态度:他把像江水一样奔腾不息的爱心奉献给了流浪乞讨人员;他尽职尽责,救助管理工作做的那样优秀;他对被救助人员永远充满真诚和热忱。 江秀忱用责任为社会弱势群体构筑起了温暖的家园,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救人助困”的动人乐章,用智慧创新了救助理念,用求真务实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和他的团队用勤劳的双手建起了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整洁干净、环境优雅的全国一流救助管理站。 这些年来江秀忱领导的救助管理站,先后荣获了盘锦市先进党支部、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国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100多项殊荣。江秀忱本人也相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国家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等荣誉称号。他被称为全国民政救助管理战线上的楷模,被社会各界誉为“救人助困”的一面旗帜。 2000年9月,国家民政部在盘锦收容遣送站召开了全国收容遣送站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 2005年初,盘锦市救助管理站被国家民政部推荐为全国唯一救助管理第一线的典型,江秀忱做客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讲述了“无悔救助”的动人先进事迹。 2005年底,盘锦市救助管理站被民政部确定为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2010年度“无人看护儿童”项目合作单位,这在全国仅有6家,在东北只有一家。 2007年10月,全国150多名救助管理站站长在这里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学习了盘锦站先进的救助理念,参观了盘锦站的软、硬件环境和全面建设。 2008年5月,在民政部有关领导和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的一致推荐下,江秀忱担任了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论坛组委会主任。 为什么他能够取得这样多的荣誉?为什么他能做出这么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为什么他能够受到上至各级领导,下到平民百姓的认可和赞扬?日前,笔者带着众多疑问走近了江秀忱那充满魅力的思想深处,走进了他领导的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去寻找答案。 艰苦奋斗创新业 1986年,从部队复员,当了五年民政助理的江秀忱被任命为盘锦市收容遣送站(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的站长。在站长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他用责任和实干、大善与大爱谱写了一曲曲救人助困的动人故事。从他刚上任时十几间破破烂烂的平房,到如今软硬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救助管理站的巨变离不开江秀忱和他的团队四次的艰苦创业。 多少劳动和汗水,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累倒、昏倒,多少人带病、带伤坚持在工地上……江秀忱和救助站干部职工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的救助站,3500平米的办公救助楼救助设施齐全,设计合理,有接待室、值班室、卫生所、洗澡间、活动室、食堂,给求助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建的2150平米儿救中心楼以高标准、高质量进行了装修和布置,设有音乐室、绘画室、儿童教室、儿童宿舍、心理咨询室。从前二十多亩地的垃圾场则改造成了菜园和生态养殖基地,绿树成荫、鲜花绽放、蔬菜满园、瓜果飘香。到过盘锦市救助管理站的各级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同行,无不对这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救人助困担重任 随着最近几年《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关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的出台,江秀忱也在不断更新着救助工作的理念。他逐渐认识到,救助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他和他的同事们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在为党分忧,他们倾注爱心去帮助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就是在为人民解愁。 2007年的夏天,盘锦交警发现了一名年轻的流浪者,他因为过于饥饿卧倒在高速公路旁边。随后,这名流浪者被送到了救助站。在安排他吃过饭,洗了澡,换了衣服之后,江秀忱同他进行了谈话。当了解到这个叫臧诗斌的青年,从湖北到哈尔滨打工,却误入黑包工队,被强迫做苦役,不发一分工资,饱受摧残;这次是他第二次逃跑,走了23天,行程800多公里,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盘锦境内的高速公路旁的悲惨遭遇后,江秀忱火冒三丈,决定要为他讨个说法,由救助站出面替他维权。 江秀忱让小臧配合整理出举报材料,并安排一位科长带上工作人员到哈尔滨,同该市劳动监察大队取得联系,与当地公安部门一举端掉了黑包工点,给臧诗斌要回了一千多元的工资,还把一批受迫害的打工人员解救了出来。 今年5月,已经回到老家的小臧给江秀忱寄来了喜糖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说,他结婚了,如果没有盘锦站的救助,也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 流浪13年后终于回家的截肢精神病人杨德强,是四川省彭山县公义镇马林村村民。2008年1月23日被送到站里时双脚已严重冻伤,流着脓血。站里当即将他送到市二院救治。经诊断,该男子的双脚已经坏死。医生表示需要尽快做截足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此时他的身份尚未查明,手术没有家属签字。可是救命要紧!2月15日14时,江秀忱在“特殊手术审批表”上签了字。病愈后,在媒体的协助下,终于查明杨德强的身份和家庭住址,江秀忱带领站里同志于3月17日把他护送回家。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四川、辽宁等多家新闻媒体做了大量报道。 寒来暑往,江秀忱和他的团队一次次顶着烈日迎着风雪去救助街头的流浪者,一回回陪伴着流浪患者在医院里治疗疾病,一个个焦急的电话寻找流浪者的家人和地址,一趟趟列车长途跋涉把他们送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被盘锦救助管理站救助的各类的流浪乞讨者共计4万多人。 江秀忱忘不了那一幅幅流浪者和亲人相见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忘不了流浪者那一句句被救助后从心底发出的感谢话语。播洒爱心,救助他人,他终生不悔。 播种希望,关爱儿童献真情 江秀忱领导的盘锦救助管理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的工作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保护、关爱儿童的工作。 江秀忱和他领导的团队,不断创新儿救工作的新机制。坚持以创新求发展,抓住与世界儿救工作接轨的大好契机,在2006年对全市2902名特困未成年人、孤儿、残疾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布、生活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针对困境少年儿童中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等实际问题,深入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及特困儿童工作,完成了对这些流浪少年儿童的帮教、安置、护送返乡任务;他还为这些孩子开设书法、绘画、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培训班,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等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为了解决年龄偏大的特困未成年人的生存、就业问题,确定了以市石化技校等单位为盘锦市困境青少年技能培训基地。站里送去培训的一名流浪少年、一名孤儿、一名特困少年,三人已圆满完成学业,被宏冠船业、营口中集公司录用,实现了就业。 江秀忱,他用大爱关心着这些处在困境中的少年儿童,他用希望为这些儿童的未来编织着一个个梦想,他用真情关怀着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团结拼搏,创新观念求发展 江秀忱说:“我们是事业单位,就是干事业的,干好事业就要靠一个好的团队。”在工作中他们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强队伍的能力建设,造就了一支讲奉献、有爱心、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干部职工队伍。 被民政部列为宣传典型、无私向四川灾区失明患者捐献眼角膜的庞志平,作为盘锦市救助管理站的求助接待科科长,正是江秀忱领导的救助团队的杰出代表。他“用光明完成人生的最后一次救助”的先进事迹,展现了盘锦救助人的风采,体现了盘锦救助人的奉献精神。 此外,针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江秀忱带领救助站干部职工,不断探索新办法,走出了一条救助工作的新路子,完善、提高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水平。 2005年末,盘锦救助管理站被民政部确定为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2010年度“无人看护儿童”的合作项目单位。在实践中,他们精心打造了对全市特困家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框架,突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中心为平台,营建了以预防少年儿童流浪为目的的“全纳式”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特困儿童的活动,建立了救助保护特困少年儿童试点社区,组成了一定数量流浪儿童和孤儿的寄养家庭,确立了北方工业学校为未成年人技能培训基地。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市近千名儿童受益,形成了“盘锦模式”。2008年4月15日,前来盘锦救助管理站视察的联合国官员小野正博先生和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左永仁巡视员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小野正博先生说:“盘锦市突出了切实保护儿童权利这个主题,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非常丰硕,是多产的。这正是我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要强调及努力探讨去做的事情。我希望‘盘锦模式’要走出东北,推向全国。” 2007年盘锦救助管理站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救助管理体系,即救助管理工作进街道、社区,进乡镇、村委会,使盘锦的救助管理工作做到了全面覆盖,保证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延伸了救助工作的触角,创新了“主动式救助、流动式救助、立体化救助”的新格局。 这些年来,江秀忱在创新中求发展,以爱心救助弱势群体,为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他以实干的精神完成各项工作,结出了硕果;他以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带出一支好的团队。他们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救人助困”的动人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