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七老人护路队
锦州七老人护路队
创办人:马青山(已故),现任队长高素芝,创建于1957年,制止和预防各类事件2500多起,防止人身伤亡498起,制止和维护铁路安全投放障物300多起,抓获嫌疑犯52人。 1、义务奉献47载的“七老人护路队” 提起锦州市吉塔区天安街道的“七老人护路队”,人们早已不再陌生,因为在45个春秋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美好心灵,唱响了“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旋律。 天安街道位于锦州市的繁华地段,又是个老城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特别是在它的北侧,有全国著名的交通大动脉——京哈铁路从这里横穿而过,而且每隔5分钟左右就驶过一次列车,足见祖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之迅速。仅就金州火车站以西,延安路以北,紧靠京哈铁路正线252-253公里地段处,通向铁路的人行道就有7条,居民出入口8个,有1580户5086人生活在这附近,另外,还有3所小学、2所中学和7家工厂与其毗邻,每天在这里经过铁路线的工人、学生等南来北往的行人达数千人次,车辆数百车次,真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因此,这段铁路的治安秩序较为混乱,时常发生附近居民和往来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淘气顽童年幼无知酿照灾祸的意外事件和不法分子偷盗铁路运输物资等治安和刑事案件。但也正是在这个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始终活跃着一支佩带“护路队”红袖标的七老人护路队员的身影,也正是他们,45年来,身怀一颗挚诚的心,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支撑着年老体弱的身体,步履蹒跚的为保卫国家财产、保障铁路畅通无阻、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而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走。 自1957年护路队成立以来,他们共发现制止和预防各类事件2500多起,防止人身伤亡498起,制止儿童在铁路上摆放障碍物300多起,协助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52人。45年了,护路队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护路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那种既质朴又无私、既普通又高尚的夕阳篇章却一直在续写着。 2、巡逻防范志不减,护路精神代代传 1957年,马青山在锦州市火车站货运场退休了。他是一位对党、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有着无比热爱之情的老人,正当他甩开膀子报党恩,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时,却因年龄不饶人,服从组织安排从工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乍一没事干,马青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看着别人为社会主义改造、为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快马加鞭、挥汗如雨地做贡献时,他心里更不是滋味,总想找点儿什么事儿发挥余热。一天,正当他苦恼不堪地围绕建设工地闲转时,与6位刚刚退休的老师相遇,7个陌生人就坐在一起聊天,彼此之间竟然都有相同的感觉!几个老人核计说:“我们不能就这么闲呆着,得发挥余热做贡献好报党恩啊。”干什么呢?马青山灵机一动,说:“咱们都在铁路上干过,对那儿熟悉,再者,人们对铁路交通规则不太熟,站西那块儿经常出事儿,不如我们哥儿几个组成个护路队吧,国家困难,咱就义务奉献,别枉共产党解放了我们。”其它6位老工人一致赞同:“好,我们就成立个义务护路队。”队伍建立起来了,几个没什么文化的老同志又经研究,形成这样一条护路守则:“空人不空岗、每人包一段、包线又包片、遇事齐出动”。从此,这7位老人一年365天,不分昼夜,不论阴晴,意气风发地走上他们自己选择的崭新的工作岗位,在锦州火车站西的京哈铁路线上承担起巡逻守卫的任务。年轮回转,时光流逝,护路队员有的家搬走他处,有的病卧在床,有的离开人间,但有一点,实现了老人们最初的誓言:空人不空岗。因为,在老人们高尚风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总会有离退休的职工或群众自愿报名补上空岗,而且,根本没有谁提到报酬一事。马青山的老伴儿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一次补缺也“有幸”成了一名护路队员,她的积极性决不逊色于马青山,老两口风雨同舟渡过人生的大半辈子,现在又肩并肩共同战斗在铁路交通大枢纽上,他们俩的身后赢来多少人赞叹的目光。可是,他的老伴由于深受旧社会反动统治的剥削和压迫,身体一直不好,她病倒了,临终时她拉着马青山的手说:“共产党给我们的好日子我还没享受够,我就要走了,我死前就一个心愿:你在护路时,千万要把我的那份带出来。”马青山握紧老伴的双手,长哭不止,哽噎着说:“一定,一定,你放心吧。”她去世的第二天,马青山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胳膊上带着黑纱和红袖标就要上岗了。儿子哭着劝爸爸:“我妈刚走,你好好送送她吧,今天就别护路去了。”“不行,孩子,我是在为人民服务啊,这也是你妈的遗愿呀,万一这时铁路上出了什么事儿,我对不起你死去的妈妈啊!”老人的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都落下热泪,顿时,唏声一片。马青山用衣袖擦拭掉眼泪,一步一步地向他所选择的心爱的岗位走去,他不时地回回头,他在牵挂着他的心上人啊!人们看到他的背影是那样坚强、高大。 护路队员王淑芹是名共产党员,退休后,因她做过会计工作懂得财务管理,有家企业领导“三顾茅庐”,出高薪聘请她重新就职。王淑芹摇摇头,说:“你们的诚意我感谢了,虽说我家经济不宽裕,但我想活的有新价值,把余生奉献给铁路的安全事业。”企业的领导人骤然间肃然起敬,点头尊重了老人意愿。在医院打针输液期间,她仍是念念不忘她的铁路线。孩子们说:“妈,你就放心地治病吧,治好了再去。这几天,我们轮流替你站岗巡逻。”王淑芹放心不下,说:“你们有你们的工作,再说对护路你们没经验,那里出事就是大事,还是我去。”孩子们拗她不过,最后达成中庸性协议:上午由儿子送她去医院打点滴,别的儿子暂时替她,下午再送她上铁路线巡逻护路。 就是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一代代地把护路精神承传下来,历经45个春夏秋冬。到目前的李素芝队长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这些护路队员们大都是离退休人员,他们居住在天安街道的辖区内,他们最大的年龄是73岁,最小的55岁。他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热心、诚心、和细心,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他们的精神感日月动苍穹,他们的事迹传遍了辽西大地的四面八方。 3、人民财产要保护,提高警惕守路段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锦州做为关内外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的中心地位日显突出,每年要有许多运载货物的火车经过锦州站,铁路既是交通运输大动脉,同时又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偷盗运输物资的作案场所。在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同时,老人们总结出一套捉拿“窃鼠”的经验。一天子夜,巡逻中的邓亦民老人隐隐约约听到火车停车的声音有不正常的碰击响动。他拿着手电筒,猫着腰,悄无声息,步伐灵活地直奔响处。果然,路基下有团黑影在蠕动,他大喝一声:“是谁?干什么的?”与此同时,一道刺眼的手电光柱照在两张惊慌失措的脸上。那两人吓得魂飞胆裂,“妈呀”一声,扔掉手中的东西,屁滚尿流地一路跌爬着逃往黑暗之中。老人又大喊一声:“哪里跑,给我站住!”紧紧地向那两人追去,然而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追了一阵子,偷盗分子还是给逃掉了。邓亦民怕铁路物资有闪失,又急忙转身赶回来。他打开窃贼丢下的7盒纸箱一看,里面全是崭新的铝锅、高压锅。老人冒着夜里的寒冷,孤身一人蹲在一稍微避风处,瑟瑟地看守着国家的财产。黎明时,他与来接班的队员一道,费尽力气把缴获的物品送到铁路公安部门。 2000年的盛夏中午,烈日当头,酷署难挨,整个大地笼罩在蒸笼之中,这时,一辆满载大西瓜的货车停了下来,司机拿着毛巾到一较远的阴凉处,拧来水龙头冲洗身子。附近一家工厂的十几名工人正好在此路过,看到了无人看管的西瓜车,又四下巡视一遍,见没有人注意他们,便蜂群般地爬上汽车,连吃带拿,开始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护路队员张玉珍发现了这一情况,一路小跑来到货场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民警和她及时赶到,那些人正丑态百出狼狈不堪地吃着砸开的西瓜,有的抱个西瓜正要离开汽车。“站住,把瓜放下,谁也别动,走,到派出所去!”张玉珍和民警们将这些贪图小便宜的人带到派出所,使他们受到应有的处罚。有的人狠狠地对她说:“老太太,挺大个年纪,管那闲事干啥?”“啊,我不管,他也不管,就容你们胡作非为?告诉你们,天底下还有天理和正义!只要有违法的,谁都可以管!” 2001年9月22日傍晚,护路队员陈乃东和李素芝结伴来到铁路线上巡逻,忽然,他俩发现不远处的路基上着火了,熊熊的火苗窜起一人多高,一道黑烟腾空升起。他们三步变成两步,迅速跑到现场。原来是几个乞丐正在偷偷摸摸地掰下居民们种的青玉米,生火烤着吃,地上已是狼籍一片,干柴、木棒、玉米皮到处都是,火种散落在好几处,随时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他俩连忙将火扑灭,盘问乞丐道:“你们烧的玉米是哪里来的?”“偷的”。乞丐怯怯回答说。“你们哪,有困难值得同情,但能自食其力就自食其力,也可以向政府求助,偷毁别人的东西既不道德,又是违法的,如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要负法律责任。”围观的人们有的喊:“打他个祸害人的败家子。”陈乃东和李素芝赶紧制止说:“大家既然没遭受多大的损失,就不要和他们计较了,他们活的也不容易,我们就发发善心,行不?”大家见他俩话说到这份上,就不再吭声,乞丐们见状,忙赔礼道歉,表示悔过自新后走了,由于他们俩对此事做了妥善处理,避免了一场不安全隐患的人为打斗的发生。 在护路的过程中,遇到的类似侵犯国家、他人合法权利和安全的事件实在很多,老人们只要看到就责无旁怠地一管到底,居民们和有关部门称老人们是安全的使者。 4、人身安全记心间,护路防范细察看 老人们护路时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异常人,他们有的因失恋而欲轻生,有的因夫妻不和而欲断送性命,他们有的是正常人,有的是精神病患者,有的是痛苦缠身一时想不开的残疾人。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通过这两条简单、冰冷、无情的钢轨来了断宝贵的生命。庆幸的是,他们的“夙愿”没有实现,因为恰恰是在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可爱的老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帮助和激励他们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2000年3月9日傍晚,天渐渐的黑了,行人渐渐的少了,这个时候,正是劳累一天的人们回到自己温馨的港湾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一个年轻的姑娘正目光呆滞、神情呆板地出现在锦州车站西端京哈铁路干线附近,她低着脑袋,头发蓬松,衣着不整,脚步踟蹰。“呜……”忽然,一声汽笛长鸣,一辆自东向西急速行驶的火车呼啸而来。姑娘扬起头,她已是泪流满面了。蓦地,她用衣袖擦拭一下眼泪,疾步奔向铁轨,俯身就要倒下,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千钧一发的刹那间,几只有力的大手将她从死神的手中抢回……姑娘昏过去了,她与火车的距离仅仅有半米!挽救她生命的不是别人,正是这7位老人。因为这个时候,老人们和往常一样,正在铁路线上履行着他们的神圣义务,他们对这个神情异常的姑娘注意多时了,生怕她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而出意外,所以就在她身后不远处紧紧地跟随着,结果使姑娘与另个世界擦边而过。七位老人将姑娘架到一个安全处,像对自己的孙女那样爱心地呼唤着她。姑娘渐渐地苏醒了,她看到7张满是沧桑慈爱的面孔,“哇”地大哭起来。在老人们的安慰和劝导下,姑娘哭诉了原委:两个月前,她和丈夫离家来到锦州打工,平素小两口感情很好,今天,夫妻俩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一时想不开,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就来到铁路边,欲绝此生。过了一会儿,她的丈夫也来了,当他得知是七位老人救了他妻子的性命时,“扑通”一声给老人们跪下,声泪俱下地说:“大爷,大妈,谢谢你们啦,如果不是你们,我已经家破人亡了,你们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老人们把小夫妻拉到一块儿,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终于使他俩和好如初。 199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护路队员张玉珍和王素琴二人在巡逻中发现,有一个中年妇女端端地坐在火车道上,随时随地有危险出现,她们走上前,任凭两位老人连拉到拽又是大声喊叫,可她就是纹丝不动。老人绕到她身前,仔细端详,原来是个精神病患者。老人问她什么她也不答应,嘴里只是翻来覆去地叨咕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语。老人想了个办法,跑到附近买回一些吃的东西给她,然后连拉带哄地把她从铁轨上拉下来。又一路经多方打听,将其送回家里。等她们回到自己家时,就连过贯夜生活的人们已也进入梦乡了。 京哈铁路附近的学校较多,一些无知的小朋友常常把火车、铁轨当成游乐场所,在铁轨上摆石子、玩游戏,真是危险多多。老人们就把看护过往小朋友的任务放在首位,平时的上下学和放寒暑假期间尤是如此。2000年5月9日,护路巡逻队员陈乃东、李素芝、张跃发发现有两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铁轨上站着,不时地捡起石子并拉出往对面驶来的火车上投掷的架式,小嘴里还喊着:“我是圣斗士,我力大无穷!”这可吓坏了护路的老人们,他们一边喊:“孩子们千万别动”,一边飞奔过去。火车距离孩子只有十几米远了,但被吓傻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三位老人奋不顾身地冲上路基,一把将孩子拉下铁轨,抢下他俩手中的石子,狠狠地批评他俩一顿。为了再深入地教育,避免今后类似问题的出现,老人还见了两个孩子的父母,一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孩子们表示今后再也不敢做这种坏事,一定要向带红袖标的爷爷奶奶学习,做合格的小公民,做新时代“四有”新人。 5、交通安全需要抓,护路队员落不下 京哈铁路线下,有一栋以革命先烈名字命名的人造桥——士英桥。由于它是解放初期的基础设施,地势低洼,尚未改造,每逢下大雨,附近的雨水都顺势汇聚桥下,汪洋一大片,最深处可达一二米,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均被堵塞在桥的两畔,无法行驶通过。一些性急的人就开始寻觅捷径,他们纷纷爬上铁路线,横穿铁路而过。这些人有的空手、有的提包裹、有的扛自行车、有的抱孩子,全然不顾向两边了望,任凭火车的笛声鸣叫山响,也冲不散前追后赶你挤我拥的人群。下雨就是命令,每逢此时,七位老人就会佩戴红袖标,就会自觉提前站在交通要塞的路口,名尽其职各负其责地指挥起交通来,他们简单的口令声在滂沱大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响亮和鲜明,人们感动了,他们在老人们的指挥下,自觉地列队穿过火车道。天黑了,人少了,雨小了,老人们的衣服被雨淋透了,他们冻得脸色发白,嘴唇发青,浑身发抖,几个小时站得腰酸腿疼,但老人们顽强地支持着,他们的宗旨是:只要是在下雨,只要还有一个人没过去,我们就坚守在岗位上。 也许,几位老人在暴风骤雨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是那样的弱小,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格、他们的情操却是那样的伟岸和高大,这恐怕是没有什么参照系数可比较的。 护路队的老人们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重复着昨天的足迹,但是他们从不感到单调乏味,他们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撰写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真实故事;他们不在乎生命的长短,他们追求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再多一份价值;他们不向往物质上的极大富足和奢侈,他们渴求的是精神上的真正富有和充实;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会载入史册,但他们的事迹却在辽西大地上广泛地流传开来。 |